據湖北日報消息 2018年12月28日,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組織相關院士專家,對湖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等單位完成的“長江中游優質中秈稻新品種選育及產業化”成果進行評價。
優質水稻生產出的稻米外觀晶瑩透明、口感好,銷路也廣。自1999年以來,省農科院糧作所在湖北率先組建高檔優質稻新品種選育團隊,專攻培育高檔優質稻,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。
據了解,長江中游優質中秈稻品種選育以優質稻為主線,培育優質高產中秈新品種10個,其中廣兩優272、廣兩優5號、培兩優3076、培兩優537等4個新品種的品質達國標二級,培兩優986、廣兩優476兩個品種達國標三級。培兩優3076和廣兩優272通過農業部超級稻品種認定。鄂中5號、廣兩優476、培兩優3076連續多年列為省主導品種。其中,鄂中5號是長江中游食味品質最優、應用年限最長、種植范圍最廣的高檔優質稻。從1999年至今,育成品種累計推廣6000多萬畝,新增效益90多億元。
團隊主要負責介紹,在品種選育中,將分子標記輔助育種和傳統育種技術相結合,開發出優質、抗病、抗蟲等基因的分子標記,優化了花培育種的培養基配方和培養條件,顯著提高了新品種的選育效率。據介紹,截至目前已利用這些育種新技術,育成鄂中5號、廣茉S、豐986、R476、香5、華潤2號、R7272等40余份優異新材料。